6條岸線生態廊道
渠江(巴中段)、恩陽河、大通江河、小通江河、駟馬河、澌灘河
兩大風景線
米倉大道彩林、通江燕亭山-王坪竹林
日前,《巴中市“十四五”林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提出以“一核四區八廊”定位林業發展空間,到2025年底,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3%以上,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
布局“一核四區八廊” 統領林業發展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以“一核四區八廊”統攬林業發展空間。
具體而言,“一核”自然保護空間以南江縣、通江縣北部區域為板塊,系統優化調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主動融入國家生態安全大格局。
“四區”產業發展空間以森林康養為旗艦,以木本油料、木本中藥材、花卉園藝為主導,構建“1+3”林業特色產業體系,創建6大現代林業園區引領示范。
“八廊”生態修復空間,重點打造渠江(巴中段)、恩陽河、大通江河、小通江河、駟馬河、澌灘河6條岸線生態廊道和米倉大道彩林、通江燕亭山—王坪竹林兩大風景線,建成“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形成“千里彩林網紅打卡地”。
此外,在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中,我市還將力爭光霧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神門省級風景名勝區晉升為國家級。
實施六大工程建設 筑牢生態屏障
《規劃》提出,我市將在“十四五”期間,實施6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高森林品質。
天然林保護修復工程提出,力爭到2025年,天然林面積穩定在435.2萬畝。退耕還林工程提出,依法將前一輪退耕還林納入森林資源管理,壯大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提出,大力建設中長周期鄉土大徑級和珍貴樹種用材林。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提出,完成水系防護林新(補)植1000公里、道路綠化新(補)植2000公里,到2025年,重要河流宜綠地段綠化率、通道綠化率達到95%以上。森林城市優化工程提出,加快打造“步步見綠、百米見景、五百米見園、千米見水”的標準彩化、亮化、美化城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出,實施生態脆弱區修復治理,持續提高森林質量。
轉化生態產品價值 助推鄉村振興
《規劃》提出,將全域化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完善森林康養服務配套,打造中國知名森林康養目的地。
“十四五”期間,我市還將探索林業碳達峰碳中和試點試驗區,啟動碳普惠試點,加快林業碳匯開發,力爭“十四五”時期率先實現林業碳達峰碳中和。
《規劃》提出,我市將開展鄉村綠化美化,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98%以上。鞏固生態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引領帶動50萬農民參與林業建設,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價和應用機制,推進林業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在政府決策和績效考核評價中的應用,爭取將核算結果作為國家、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配額及林地使用、林木采伐限額指標下達依據。
深化林業改革創新 提升治理效能
《規劃》提出,將全面推行林長制,建立“市縣(區)林長+國有林場林長、鄉鎮(街道)林長+警長、村(社區)林長+監管員+護林員”分層分級監管體系。
此外,《規劃》還提出將推進“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探索設立義務植樹微信公眾號,形成義務植樹線上“下單”、線下植樹雙向互動新格局,建設紅色文化自然公園。